★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采风
湖北大学学子访乡贤:能工巧匠助力垃圾治理 建设美丽乡村
(通讯员 凌瑾 赵仕欣)钟祥市客店镇南庄村,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一大批助力乡村建设的乡贤们,通过乡贤与政府的合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庄模式”。近年来南庄村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于2017年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
近日,湖北大学楚才学院“乡贤文化调查小队”来到南庄村,通过走访村委会,了解到村委会对乡贤的支持政策,并对乡贤们进行了深入访谈。
变废为宝,打造靓丽风景线
邵桥是村里的乡贤,他原来就从事建筑行业,谈到美丽乡村建设时,他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垃圾处理问题,以前村民们常常有乱丢乱扔的坏习惯,农村里到处都是垃圾,这样是发展不起来的。”长期的农村生活经历给了他灵感,他将农村的树桩、废瓦、废罐、酒瓶利用起来,就地取材、就势造景。废瓦做成的波浪型的围墙,独具特色、充满乡土气息,成为了村里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就这样邵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农家小院。
在他看来,垃圾治理带来的不仅仅有环境的美化,还有村民观念的变化。废物利用的模式推广后,更多的农民自发改变了乱丢乱扔的习惯,精心改造自家的小院、开办农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整个乡村也呈现出“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粉墙黛瓦、雕梁画栋”的韵味。
巧治污水,创新生活方式
农村污水处理是美丽乡村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解决农户厨房、厕所、猪圈产生的污水问题,乡贤朱佑明结合山坡地势特点,经过三年潜心钻研、十多次实验,探索出一套“厌氧发酵+砂石过滤+植物吸收”的家庭污水处理模式。污水先由厌氧降解,再经过砂石过滤变成了清水,最后植物对其中的氮磷进行吸收。这种生物处理污水的办法施工取材方便,建设成本不高。目前,村里已建成家庭污水处理系统900余套,让超过1100名农户受益。
南庄村之行,队员们不仅近距离接触了乡贤、深入了解了他们的故事,也感受到了南庄村浓厚的乡贤文化氛围。队长赵仕欣感叹道:“希望涌现出更多的乡贤,回归家乡,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同时,村民们发现乡贤、了解乡贤、争做乡贤。”
不忘初心红安行,深入走访调扶贫
为响应国家大中专学生“三下乡”与“精准扶贫”口号,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烈日照红心,红心助扶贫”小分队一行8人于7月20日由鄂州赴红安继续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项目。
红安县是湖北省黄冈地区辖县,原名黄安县,大别山脉南麓,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也是孕育将军的摇篮。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及县党委、政府的积极帮扶之下,红安县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的建设工作获得极大进展。
着眼红安医疗教育脱贫方案,走访农户深入了解政策落实情况
当天上午,为了切实了解红安县农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响应“走基层 下农户 促扶贫”口号,队员们在扶贫办熊主任和建中村刘书记的陪同下走访了该村的两户贫困家庭:
第一户吴大伯在查出患有慢性肺气肿后享受到了红安县门诊重大慢性医疗救助政策,医疗费用全报销,极大地减轻了这个家庭的经济负担。吴大伯对儿女的教育十分重视,当谈起他的两个孩子时,吴大伯自豪地说道:“我的儿子和女儿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入党了!现在我的儿子也在办理出国留学的手续!”。在谈话过程中吴大伯满满都是对政府和国家的感激,感谢扶贫政策的实施,让他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么热的天你们能来看我,我真的很感谢!”第二户人家的吴大娘一看到队员们就动容地说道。吴大娘之前一直与丈夫在外务工,直到前几年自己查出了鼻咽癌,根据红安县健康扶贫政策,吴大娘的手术费包括术后药品费用均得到了40%的补助,包保村干部也时常前来看望吴大娘,关心其病情和生活状况。
离开建中村后,队员们来到柏林寺村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并与在此支教的大学生进行深入交谈。支教老师是一名研究生,当聊到教育的意义时,他说:“这些孩子已经够可怜了,希望教育可以给他们一点安慰。”
通过与农户深入交谈,听他们讲述自己家庭的变故和近几年村里发生的变化,队员们了解到如今贫困医疗救助政策已经基本落实,每个村庄里开展定期体检,贫困户能够享受到“兜底保障”和“精准扶贫”其中一种待遇,解决了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有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每个学龄阶段的孩子们都能得到一定的学费补助。村民们尊重知识、重视教育,以往不愿意让孩子上学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
参观扶贫产业基地,了解红安建设现状
7月20号下午,实践团队前往曹家畈村调研参观。曹家畈村是红安县七里坪镇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经过近半年的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村容村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这已经成为七里坪镇村民们的共同感受。
7月21日上午,队员们前往杏花乡熊家湾田园谷和红苕、香菇基地进行第二天的调研学习。田园谷里绿树环绕,小路两旁每隔一段距离就安放有垃圾桶,保持了谷内环境的整洁,大小旅馆依山而建,环境优美。红苕和香菇基地所属的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方式,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我们的菌种养殖技术通过不断学习改进,如今已经能够保证前期成活率达到98%。”香菇基地的一名技术人员对队员们说道。
聆听红安党史,铭记革命精神
除了调研走访,实践队员还积极学习红安的革命历史文化。21号午,实践团团队前往红安县县政府拜访党史办辛主任,听其讲述红安县党史。红安这片土地孕育了红四方面军、红25、红28军等三支红军主力部队,历经抗日斗争,万里长征和左派斗争依旧富有顽强的革命精神,“红安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辛主任在讲述过程中说道。
在红安的两天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队员们通过走基层、下农户切实感受到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村庄里发生的变化,认识到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从小处着眼,逐步实现精准脱贫。
农村电商生机蓬勃 湖大学子赴枣阳市调研农村电商与物流
(通讯员 桂泽红 夏雨 曾雪芹)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7月12日至15日,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枣阳,调研枣阳市农村电商物流模式及其发展现状。
调研期间,在枣阳市商务局和团市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先后走访了枣阳市邮政配送分运中心、枣阳市电子商务促进中心、枣阳市电商协会、王城镇、兴隆镇以及当地电商知名企业,实地调研当地电商发展情况和物流模式。在枣阳市电子商务促进中心,队员详细了解了“互联网+邮政”的创新模式,该模式通过有机结合互联网和邮政的优势,为农村电商打造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实现线上销售和物流配送的全贯通,重构农村新商圈。在黄桃产区王城镇,团队走入果园采摘现场,与果农和电商负责人深入交流。湖北佳宇禾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向队员介绍枣阳正在积极打造黄桃品种研发、种植规划、技术服务、原料加工、集中交易、农业休闲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目前该公司已全面采取“互联网+农业”的经营模式实现农产品从果园直达客户。在物流大镇兴隆镇,实践团队与顺丰、京东及“四通一达”物流网点负责人深入交谈,了解乡镇级快递点的建设现状及发展困难并利用问卷调查调研民众对当地物流的满意程度。
据悉,枣阳市曾入选首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近年来,通过实施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枣阳市稳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构建新型物流体系,促进农村电商网络不断扩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电商助力农副产品外销,有力推动了枣阳农村经济发展。
习总书记曾说过:“农村市场广阔,电子商务更是大有可为。”新时代下,农村电商将重构农村商圈,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而新型的物流模式也将会为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通过此次社会实践,队员们对于枣阳市农村电商物流模式和发展现状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也切身体会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农村乡镇的变化。调研结束后,队员们将会认真整理调研资料,结合专业知识为建立健全一套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特征的新时代农村电商物流发展体系提供实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