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团情快讯 >> 正文

武汉分级诊疗团队实地走访二级医院

作者:赵振超     发布日期:2019-09-12     浏览次数:

在调查完三甲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后,调研团队了解到了基层医疗机构水平不足以及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医院之间信息不互通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走访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及各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团队成员对这些问题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知道了武汉市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强基层和加强医联体建设。而在医联体建设中,二级医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分级诊疗制度的又一个重要的主体,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分级诊疗调研团队于74日开始对二级医院进行实地调研。

什么是二级医院?二级医院是指符合中国医院等级标准的一类医院的统称,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一般来说,通常县、区、市级医院都是二级以上医院。调研团队从二级医院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武汉市第六医院、武汉市第八医院和紫荆医院。

 

团队首先来到武汉市第八医院。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武汉市第八医院整体基础设施建设较为陈旧,且人流量较少,观察医院的宣传栏,可以看出宣传的更多的是关于各类病种以及一些传染病的介绍。随着更深入的调研,团队了解到,在2017年底,江岸区委区政府与武汉市中心医院签订了《区域医疗集团合作框架协议》,建立由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第八医院以及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江岸区“1+1+n”紧密型区域医疗联合体。

第二站团队前往武汉市第六医院。来到武汉市第六医院后,团队发现同为二级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新,且在调研中发现,武汉第六医院同样在加强医联体建设,同武汉市第一医院共同建立了皮肤科医疗联合体,在大厅中还可以看到专门的转诊接待咨询处。

 

在最后的调研地点紫荆医院,团队成员陈珍指出:“与之前走访的二级医院相比,紫荆医院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就医环境上都做得更好,同时也是唯一一所我们发现在医院宣传栏里介绍有关分级诊疗制度中报销部分的内容的医院。通过设置起付线,用差异化的起付线来促使更多人基层首诊,完成分级诊疗的目标”。团队同时也了解到,三甲医院也会定期下派专家前来紫荆医院坐诊。

经过对二级医院的调研,团队总结出二级医院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1、医院自身水平不够,不同二级医院之间差异巨大,难以承担上转任务。同为二级医院的第八医院和第六医院,在基础设施和医生水平上便差异较大,因此在承担上转任务时,水平低的医院难以承担,只能上转到更好的医院。2、医院对分级诊疗的宣传工作不够。在调研中发现,各二级医院很少有对分级诊疗工作的宣传,更多是对各病种的宣传,致使很多人不了解分级诊疗的具体相关内容。3、医联体建设效果不足,各级医院信息仍然不互通。团队发现尽管调研的二级医院都在推进医联体建设,可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信息不互通的问题,二级医院对基层医院的情况不了解,基层医院也对上级医院信息的获取存在障碍。这些问题都需要分级诊疗涉及的各主体之间去寻求一个均衡点,积极去解决问题。

 

通过今天对二级医院的调研,调研团队对于分级诊疗涉及的又一个主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接下来团队会再接再厉,积极在各主体中寻求平衡,为武汉分级诊疗推进工作提供优化路径,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下一篇:垃圾分类新时尚,绿水青山更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