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采风
走进少数民族 促进交流融合
--湖大学生赴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调研
(通讯员 陈思鋾 胡刘磊 向顺 )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强有力的支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为响应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的号召,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弘扬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承担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8月2日到8月6日,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云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少数民族多彩文化调研”团队前往云南省玉溪市进行调研。
戛洒之行,感受汉傣一家亲
8月2日上午,调研团队前往了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云南花腰傣族最大的聚集地。通过与当地花腰傣舞传承人刀应陶女士的交谈,大抵了解了花腰傣族的历史文化和现今生活现状。根据刀女士的介绍,傣族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分化出了许多不一样的生活习惯,如西双版纳水傣的吊脚楼和戛洒汉傣的土房,土房是由村民自制的大砖砌成,不同于钢筋混凝土和传统的红砖瓦房,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但是遇到大雨容易漏水,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花腰傣族也在吸收外部的精华,在政府的各种扶持政策下,经过村民自己的努力,居住条件有所改善。除此之外,刀女士还介绍到花腰傣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农历三月初三的花街节。在花街节那天,彼此爱慕的少男少女会相约树下,彼此赠送对方定情信物。不仅如此,男女老少都会盛装出席,穿着自己的特色服装,这种服装主要由丝绸织成,上面刺绣着各种精美的图案。花腰傣族虽然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但是没有留存下特定的文字,在老一辈日常生活中,傣话依然很常见,在年轻一代生活中,虽也有傣话的传承,但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影响下,年轻人之间渐渐地开始用汉语交流。
品花腰美食,赏傣味演出
8月3号上午,调研团队参加了当地花腰傣族(傣洒)的花腰舞宴,其实就是一边吃饭一边看当地花腰傣族歌舞表演。花腰傣族是傣族的一个支系,仅有玉溪新平戛洒镇、漠沙镇和元江县有分布。封闭的环境使“花腰傣”完整地保存了傣族先民原始的自然崇拜、祭祀、巫术、染齿、纹身、服饰等原生型傣族文化。通过参加花腰舞宴使调研团队了解到了花腰傣族浓浓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根据当地村民的介绍,举办花腰舞宴主要是接待客人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下午调研团队从旅社经理张女士那里了解到了花腰傣族的历史文化和传说故事。花腰傣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戛洒江旁边,是傣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傣族分为傣卡、傣洒和傣雅,其中傣洒是汉化最少的傣族,傣家风俗文化得以最多的保存。花腰傣族的节日主要是花街节、泼水节和过年。关于花街节的来历还有这样的传说:在远古时代,戛洒江中有一条恶龙,经常兴风作浪,冲毁田园。它要求傣家每年要选出一个如花似玉的花腰傣姑娘投入江中给它做妻子,才保风调雨顺。否则就大闹水灾,民不聊生。为了求得生存,傣家人含泪忍痛,每年选出一个最漂亮的姑娘投人水中。有一年,选中一个傣族小伙的未婚妻去投江。为了心上人不受踩蹦,他磨利剑跳大江中与恶龙搏斗,最终杀死恶龙,救下了自己的未婚妻。村民为纪念这对青年人的忠贞爱情,每年这一天都到河边赶花街,渐渐地形成了节日。调研团队还了解到了花腰傣族的风俗习惯,比如染牙齿、穿红线、纹身和对唱情歌。染牙齿可以保护牙齿,红线寓意着平安和祝福,纹身作为爱情的标志,对唱情歌代表着少男少女之间的浪漫。除此之外,花腰傣族特别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融入火的民族,传承传统文化
8月4日上午,调研团队离开戛洒镇,来到新平县民族广场,通过采访当地居民了解到了关于火把节的历史文化和流程经过,为明天的彝族火把节做好准备。彝族火把节仪式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当地百名彝族毕摩和平甸磨皮花鼓队、扬武烟盒舞队等盛大的队伍将到磨盘山火源台迎取圣火,届时,最原始的钻木取火仪式将再次展现。当晚,迎取的火种将在民族广场点燃,各民族同胞将在火把点燃后开启万人同跳烟盒舞的狂欢之夜;同时,彝族特色文化歌舞暨火把节专场文艺演出活动也将同步在民族广场开展。
千簇万家吉祥火,万人同跳烟盒舞
8月5日下午,由于暴雨,上午出行计划不得不取消,下午调研团队前往了新平县的溪湖小镇,那里的彝族迎宾礼和千桌宴着实名不虚传,为了更好地宣传彝族火把节及文化特色,当地政府还专门设置了少数民族特色产品展销。晚上8点是彝族火把节的开幕时间,虽然调研团队提前到达了新平民族广场,但还是低估了当地人民的积极性,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天上的无人机、气球、高举的录像设备充斥着人们的视野。不久,令人激动的彝族火把节便开始了。彝族代表们拿着火种走到火把旁,将中央大火把垂下的线条点燃,伴随着火势的增大,彝族代表们开始了欢快的舞蹈,手拉着手,围绕着大火把,火焰逐渐由中心燃至外部,此时对外围群众的限制变弱,大家都可以逐步加入舞圈,不论民族,不论身份,手摆手,将火把节民族团结的精神做到了极致。漫山遍野的火把和熊熊燃烧的篝火,像天上的星星散落人间。到处是火的世界,到处是歌舞的海洋。人们热情欢歌,尽情舞蹈。火把节之夜的热闹场面历代文人多有描述,明代诗人杨升庵路过凉山时,恰逢火把节,叹为观止,留下诗句“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天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火把节具有彝族崇尚火的文化意蕴,保留着彝族起源发展的古老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也是彝族传统音乐、舞蹈、诗歌、饮食、服饰、农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载体。火把节反映了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活动都集中在火把节期间举行,使彝族文化和彝族风情得到了集中展示,丰富了彝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传承和发扬了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街边齐聚的汉族火把节
8月6日下午,调研团队参加了玉溪市附近村庄的汉族火把节,不同于昨天彝族的火把节,不管是规模还是热闹程度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但是它的参与度更高,周围的人们都有加入,围在一起唱歌跳舞。汉族火把节是在彝族火把节后一天,规则更加宽松,对火把不需要强制性的要求,人们可以自己制作,样式多变,期间可以拿着火把聚成火堆,众人围着唱歌跳舞;对于参与火把节的人们,还会得到祭祀过的糖果、瓜子、花生等物品,并剪去衣服的线头或者是一小撮头发,意寓着除去之前的晦气和对未来的平安祝福。对于调研团队的到来,当地人们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积极地拉我们进入舞圈,唱着欢快的音乐: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骑上你的骏马穿上美丽的衣裳,小伙姑娘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接着便开始了手拉手的民族舞,虽然调研团队跳舞底子比较差,刚开始的时候找不到节奏,但在群众热情地鼓励下,慢慢地逐渐找到拍子,勉强跟上了众人的节奏,欢快地围在一起唱歌跳舞,表达祝福。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团队成员获益颇多。“本次社会实践调研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为考察重点,采用资料查阅、参加节日活动、座谈交流、专人采访以及问卷调查等形式,力争使整个实践过程既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又富于参与性和体验性,让每一个成员都能融入到少数民族的文化氛围中,去体验和感悟民族文化的内涵,通过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使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弘扬和继承有着重大的意义。”调研团队成员胡刘磊说。
高校学生“登洲”走访“长江经济带”
(通讯员 王雯琪)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生动反映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的新作为、新变化及新思考,由湖北大学自育委员会学生组织开展的为期一周“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自育长江畔,筑梦天兴洲”于7月初如火如荼地展开。
天兴洲,弯子长,四面环水一中央
洲头纵劈江水,洲中堆积细沙;洲尾翻腾长浪,浪花淘尽风流……天兴洲位于长江河道中间,武汉市三环线和四环线分别在洲头和洲尾穿洲而过。陆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与澳门陆地面积相当,是长江中第四大的洲,是长江中罕成的一座“天然宝岛”;全洲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原有植被保持完好,拥有独特的天然草场、沙滩,没有任何工业,仅有第一产业且主要以种植西甜瓜、蔬菜为主,也是一座绿色“生态宝岛”;洲上常年居住约500人,多为年老体弱人员,其余人员多住在绿岛小区或外出务工,全乡年人平纯收入远低于中心城区平均水平,是一座潜力无穷的“动力宝岛”。
实践团队九人七天走来,以1.6元/人的公交加轮渡为代步工具,风雨无阻,从洲外的洪山区国土资源与规划局到洲上的天兴乡政府,从洲中的天兴村村委会到洲旁的“代家庄”农家乐,从洲头的泥泞路到洲尾的淤沙地……一行成员迈着踏实的步伐走遍洲上每一寸土地;拿着的坚实的笔杆记录下洲中每一个印记;怀着虔诚的心去聆听洲上每一种声音。通过实地走访,亲历亲验这里的荣辱兴衰、历时发展及未来机遇。
寻古今,串未来,历史悠远意味长
在湖北省档案馆的前台利用系统里,小组成员们查阅到了记载于中华民国三十七年的最早有关天兴洲洲边水利概况的档案——《武昌县青山镇天兴洲水利协会呈文》及洲上农田水利工程图,上有言“查天兴洲位于武昌县属之青山镇,洲县堤外,洲势低洼。每居夏秋之交,江水膨胀,原有之堤围一旦冲溃,全洲即成泽国,农作物全部淹没,农民生计限于绝境……”进一步了解到处在中国第一大河之中的天兴洲的恶劣环境及历史窘境,更为之后的调查走访提供了更为真实可靠的史料依据。
走访期间正处长江夏汛之际,洲上水位时有上升,面积缩小带来的安全隐患及洲边张贴的“防止血吸虫病,禁止下水”的告示牌、洲上房屋被红漆粉刷的“蛇科”……让小组成员意识到现实中的天兴洲:深受自然环境局限、岛上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生活不便等社会问题。一方面,洲上生态良好的境况需要继续维护,另一方面,横跨在天兴洲及长江两岸的“发展短板”亟待解决。如何就突破生态短板,迸发洲上经济活力,是走访团队面临的最大难题。
走基层,访政务,不忘初心树榜样
“老百姓还是很希望它能发展起来的。”天兴洲的原住居民,74岁的老人张厚汉带着纯正的天兴乡音,在轮渡码头接受记者的访问时语重心长地说。“这句话是张厚汉老人的‘一家之言’,同时也是团队成员在走访过程中听到的反映最多的民生,这些话时时牵扯着成员们的心,也是我们走访最大的动力。”团队成员之一,2016级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子程卓维这样感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是天兴洲发展最好的时候,人口巅峰曾达到2万多户,自从1998年天兴洲几乎被洪水全部淹没,政府出于群众安全方面的考虑,也做了天兴洲人口向外疏散的决定,自那时起,洲上大多数青壮年便陆续搬离至政府安排的移民新居里。”天兴乡政府、宣传部负责人曾艳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洲上曾经的情况。
说到现今与未来的发展规划,她介绍说:“现今洲上因为留守孤寡老人较多,共计500多号人,所以养老社保问题曾一度是迫切需解决的问题,自2017年至今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确保绝大部分居民都有了社保。至于未来经济的发展,由于洲上生态状况良好,时有不少周围的年轻人趁周末开车到洲上游玩,钓鱼、赛车、野炊的很多,能够充分发挥洲上旅游资源的同时确保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我们必由之路。”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天兴洲的展望:“走生态环保、生活富裕的小康之路,天兴洲不能落下。一旦有任何有关生态旅游、环保建设的批文下来,首先我们是优先考虑能充分利用洲上原住民的劳动需求,能看着天兴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富裕起来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保民生,促发展,生态环保整新装
“天兴洲的发展主打方向是生态绿洲的发展,以洪山区政府为主导,以生态打造为主,进行生态修复和日常休闲开发,原则上是进行洲上低强度利用,小规模甚至不开发,主要作为行洪区(即当水位上升至不可控制时,天兴洲及两岸城区会被率先淹没),以堤防建设为重点。”在实践的最后一天里,团队成员受到洪山区天兴洲用地规划科科长陈浩的热情接见,并向团队成员耐心讲解了天兴洲开发政策:临时性政策是建设生态绿洲,今后会在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
提到天兴洲,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之一即是天兴洲长江大桥的修建。“由于天兴洲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是长江水流“首当其冲”的地域,天兴洲长江大桥的修建不仅沟通了两岸交通,更打通了一条汛期时洲上通往洲外的“生命线”,此外,不仅因三峡大坝工程的修建减缓江水的冲击力,天兴洲桥墩的建造也巩固了沙洲的地基,有利于天兴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科长陈浩还专门为我们重点强调了远近闻名的“天兴瓜”——前不久被当选为“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活动用水果。在实践团队第一天登洲走访时也品尝了当地一元一斤的天兴瓜——因洲上四面临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优良的环境气候造就了水分大、个头足,爽口甜心的天兴瓜。此刻,在您看到这篇新闻的同时,天兴瓜们说不定正凭借着自己优势的地理区位,乘坐着途径长江流域的商船,销往全国各地。
贴时政,抒己见,甘为天兴护新航
原湖北大学校长赵凌云在今年湖北大学“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报告会中指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指示作为湖北大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把长江流域当作学校发展的重要平台,把长江大保护作为学校的重要使命。“自育长江畔,筑梦天兴洲”实践团队的队长,2016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班学子聂傲在说到此次社会实践时感慨良多:“作为生长在长江畔的长江人,长大后能与伙伴们“并肩作战”,通过深入走访了解长江流经之地——天兴洲的历史沿革、居民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关键信息,倍感荣幸又觉责任深重,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未来天兴洲科学合理的规划献一份绵薄之力。”
坚守在长江一线的天兴洲进行实地走访、探查,说好最新、最真、最淳朴的天兴人、天兴物及天兴故事,是走访小组义不容辞的责任,接下来如何在结合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规划好、治理好、发展好天兴洲,让这座“宝岛”成为“长江大保护”战略中最成功、最突出、最具特色的一环;紧贴时代脉搏,让“宝岛”迸发出它坚实、稳重、强有力的心跳,是新一代“长江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发生在天兴上的故事也未完待续。
新闻传播学院赴凤凰镇历史文化调查
2018年8月26日,由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及数统学院八名学生组成的三下乡团队来到了武汉市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的石骨山村,调查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现状。
石骨山村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西南部,村域面积3.6平方公里,共有254户,1046人。凭借着村内尚存的大量人民公社时期、“农业学大寨”运动期间建成的地方性乡土建筑以及以本土片麻石为外墙基的石屋建筑,石骨山村于2018年2月份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汉市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石骨山村的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早在2011年便成为了武汉市文物保护对象,但是保护现状仍然堪忧。通过采访村干部及走访村民记者了解到,石骨山村现已确定的武汉市文保单位仅石骨山人民公社办公楼与石屋民居1处,总用地面积为64217.8 m²。然而,人民公社办公楼的木结构已毁损,34排农业学大寨只剩下了7排,现存石屋仅 130 户,其中仍在居住使用的不到10户,部分石屋因无人居住而出现承重墙开裂、自然坍塌等现象,还有部分石屋已被拆除重建成彩砖上墙的农民小楼房。
文物的保护与修缮本应秉持维持旧有面貌、修旧如旧的原则,但是仍有部分石屋外墙已被居民粉刷上了石灰,看不出石屋原本的模样。记者也就此事采访到了石骨山村长。根据村长所说,据文物保护法,这些石屋外部是不允许村民自己装修的,但是目前这些屋子仍属于私有房屋,村委会只能通过口头劝说的方式进行保护,缺乏强制执行力。而村民对历史遗产的认知仅限于村口池塘边的文保单位石碑,严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为了跟上现代化的步伐,村民也不得不对这些文物进行破坏或者重新翻修。
不过,记者也从凤凰镇镇长那儿了解到国家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工作,2012 年我国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在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的联合启动与大力推动下,截至 2014 年底,已公布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合计 2555 个村落。目前武汉市政府也在紧跟着国家的步伐,展开了“武汉市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的评选。在此之后每年政府都会拨款5万元给石骨山村进行文物的保护与修缮。除了政府之外,村委也在加强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同时也在大力开展旅游建设,目前石骨山村已与太平洋京商建设集团进行合作,将把石骨山村建成凤凰石屋年代情怀小镇,也称1960时代小镇。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刻不容缓,开发与建设也要同步跟进,这样可持续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鉴宝”、“护宝”、“展宝”三步缺一不可,共同致力于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