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采风
海丝情,两岸魂,泉州砖雕记忆存
(通讯员 林晨 李婷婷 段佳璇)砖雕,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砖雕以青砖为原料,进行深度雕刻。泉州是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千百年来,泉州人将特有的赤土烧制成红砖,经过人力手工分类细选与土壤千百次的揉捻,成胚、阴凉、装窑、柴火持续慢烧一个月方可成砖。
为了深入了解泉州砖雕的发展现状,湖北大学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福建省泉州市开展主题为“从传统手工业的转型与机遇看“一带一路”战略——以泉州砖雕为例”的社会实践。
8月19日上午,实践团队到达泉州印记闽南文化驿站,拜访了闽南红砖雕刻大师、“卿派砖雕第一人”曾永卿老师。曾老师向实践队详细介绍了泉州砖雕的时代意义、创作概况和发展传播,并带大家参观了极具魅力的砖雕作品。曾老师认为砖雕作品是海峡两岸和华侨的文化之根和情怀载体,沉淀了中华子孙千百年来的民族深厚情感。谈到砖雕的创作概况,曾老师指出以前的砖雕只是浮于装饰,而当代砖雕作品则是立足于丝绸之路,并在自强不息的手工艺人的努力下被赋予了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等新意义。
下午实践团队来到了开元寺和泉州博物馆,观看了“麒麟壁”等优秀砖雕作品,实地体验了砖雕在建筑、旅游等方面的运用。
8月20日,实践团队奔赴南安蔡氏古民居,实地考察了砖雕在建筑群中的运用和保留。蔡氏古民居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位于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于清同治年间兴建。
房上随处可见砖雕工艺,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朴。在民居中,团队成员采访了一位蔡氏古民居的原住民。“这里的红砖砖雕都是由工匠们手工雕刻的,并且受政府的保护。”林先生如是说道,“但是现在对于建筑的维修和修饰,主要是由机器完成,砖雕这一门手工技艺已经没有多少人去接触了。”正如采访反映,如今,砖雕的转型和升级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8月21日,实践团队前往红砖建筑群五店市,考察了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进一步了解了泉州砖雕技艺的传承。
当代砖雕在时代的助推和一批优秀手工艺人的努力下,已经通过丝绸之路华侨出口贸易、高校教育合作、“老砖新刻”、老艺术家技术入股等四个方面,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希望泉州地区独具特色的砖雕刻纸工艺将当地的闽南文化与现代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统一,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独特品牌,充分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沿线城市发展树立典型模范,起到先进榜样作用。
湖大校志愿者协会助力非遗传承:忆往昔辉煌 思创新求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群体文化及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人类社会或群体以至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认同感、民族精神的承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非遗传承已然成为国家层面关注的课题,湖北大学志愿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结合武汉当地实际,于8月5日至11日期间实地调研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陂泥塑的历史与传承现状,并致力于协助黄陂泥塑的传承,望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8月7日上午,为全面了解黄陂当地人对黄陂泥塑的了解情况,团队成员前往泡桐街道发放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填写内容我们发现,黄陂当地人大多数对黄陂泥塑都较为了解,但也普遍存在了解程度不深的情况,大多只能停留在“听说过”“知道一些传承人”的程度,对黄陂泥塑的传承情况和现状并不了解,对黄陂泥塑的未来发展也没有较多思考和看法;但是,当地人都一致支持黄陂泥塑的发展,并对其未来持乐观态度。这也间接反映出黄陂泥塑的传承和发展环境是有一定限制性的,但是文化传承的群众基础雄厚,也可适当弥补先天环境的局限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传承手段,随后,团队成员也去到了泡桐二中参观黄陂泥塑第二课堂的教学教室和泥塑陈列室,王副校长介绍道,“泥塑教学使用的教材都由学校自行编写,黄陂泥塑市级传承人陈友芳老师也会定时定点进行教学。七八年级每两周上一次课,九年级有兴趣有天分的同学一周上三或四次课。”这对于培养当地泥塑爱好者,让年轻一代感受黄陂泥塑文化的魅力均具有促进作用。“第二课堂”将传统手工艺融入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通过在泡桐店调研的数日,让团队成员对黄陂泥塑基本情况和传承问题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8月10日,团队前往归元禅寺,参观寺内的罗汉堂,一睹往昔黄陂泥塑辉煌时期代表作。罗汉堂是归元禅寺最具声誉的殿堂,始建于道光之季,罗汉堂内的五百罗汉由黄陂王氏父子所做,距今已有了一百年的历史。俗语有言,“上有宝光,下有西元,北有碧云,中有归元”,归元禅寺的罗汉堂,之所以享有如此声誉,与罗汉制作中所采用的“脱塑”工艺有很大关系。经过此制作工序的罗汉,具有体轻、防水、耐腐、防虫等优点,因此,即使经过岁月的洗礼,寺内的罗汉金身依旧完好无损,保持其耀眼的金光。
8月11日,团队又来到了位于武汉市解放公园的泥人胡工作室,在采访中,胡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他个人对于泥塑传承的观点和建议。其一说到,黄陂泥塑手艺人必须要有工匠精神,“我几十年的时间都用在做泥塑这一件事情上,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极致,这就是工匠精神,锲而不舍,精益求精,这就是非遗精神。做好才能谈传承,否则一切毫无意义。”其二便说到,黄陂泥塑还应顺应时代,力求创新。“我一开始是做的黄陂泥塑,后来发现只是孤芳自赏,不能引起共鸣,于是改做人物肖像。最初是给同事做,到后来有游客喜欢,影响力就越来越大。”胡老师激动地与我们分享道。谈及非遗传承,胡老师认真的说,“非遗传承要结合传统又要创新,要生产线保护,产品必须要有市场。现在的传播途径很丰富,自己带徒弟、进校园、进社区、文化交流等等,我们要和市场接轨,不能孤芳自赏。”
高尔基曾说一门手艺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消失,手艺人的坚持,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守护。黄陂泥塑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之路道阻且长,需要各方的支持与帮助,湖北大学校志愿者协会此次文化之旅也希望能让更多人熟知黄陂泥塑,为黄陂泥塑的发展和传承贡献微薄之力。
湖大学子赴黄冈红安,探索“将军县”的革命精神
7月8日至7月31日,湖北大学“陌上花开”支教团共22名成员赴红安展开了一系列的暑期实践活动。通过调查问卷,走访调研,采访基层干部等形式,了解红安革命老区的历史,学习红安革命精神,继承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
据了解,大革命时期,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红安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册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牺牲之多、贡献之大,全国罕见。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将军,红安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参观黄麻起义纪念馆,学习革命老区历史
7月15日,提前调整好周末课程安排的实践团队成员,分别从三个支教点汇合于红安县城,一起参观黄麻起义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据了解,黄麻起义是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农民武装起义,是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了包括董必武,李先念在内的一大批杰出革命人才。黄麻起义纪念园包含有红安县革命博物馆,李先念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是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部队官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国防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场所。
队长王李乾在参观过程中感触颇深,说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真正体会到当时的艰苦,但从众多的展示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革命家们的革命精神。这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与牺牲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青年对于祖国建设发展的重要性,要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
采访基层干部,了解革命文化宣传渠道
7月17日,结束了一天的授课任务之后,狮子口村小分队的八名成员前往当地村干部的家中进行采访。提前集思广益,认真准备问题,决定采访的流程;现场随机应变,灵活选择问题。根据村支书孟书记的讲述,我们了解到,目前革命文化的基层宣传主要包括:定期散发报刊宣传册等读物,设计革命故事壁画、板报,组织群众骨干听讲座、观看描述红安革命的《铁血红安》电视剧,学校老师不定期为学生讲述革命历史。
孟书记作为狮子口村30多年的老书记,在给我们讲述时非常感慨的说:“村子里有不少老人的父母,当年就是跟着我们共产党去干的革命,大部分人也是把性命留在了奋斗的道路上。但是,全村所有人都始终坚信着,共产党是带领我们真正翻身的党,是我们人民自己的党。”
走访当地居民,调研革命精神传承
7月8日至31日,支教团成员利用教学休息时间,分组前往狮子口村周边村落进行问卷调查,并于7月21日与7月30日,分别前往永佳河镇与红安县城进行调研。
在调查过程中,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了红安革命文化深入人心。队员刘斯琪在调研结束总结时说道:“每一个村民都知道很多关于革命的小故事,也都对革命精神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大家谈起那段时光都是一脸骄傲,对红安的革命文化有着一股自豪之情。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仅要学习革命文化,更要继承革命精神。”
红安县革命文化调研的开展,使团队成员能够亲身感受当地浓厚的革命情怀,全面认识战争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革命文化,建立自身对革命文化的认知体系,提升团队成员的思想文化素质,从而使得大家培养起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努力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村淘合伙人的“村淘梦”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在促进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阿里巴巴集团主要从聚力“一品一县”促进优质农产品销售,帮助打造农产品品牌、参与改造供应链、提升产业竞争力这三个方面来帮助贫困地区脱贫。为了更加详细了解农村电子商务为农村带来的影响,体会村民创业的新活力和电商致富的成果,湖北大学平湖村调研小组前往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镇平湖村展开调研。
村淘的凋零
村淘自2014年就已开始发展,而平湖村是从2016年才引进枝江市万朵时代商贸有限公司,踏上建设淘宝村的道路。才不到两年的时间,平湖村一部分淘宝店主已外出打工,如平湖村五组今年又外出去上海打工的双胞胎兄弟宋童、宋星。
从前四天走访所见所闻来看,村里还是有大批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村淘在平湖村没能完成它最初的梦想。调研小组带着疑虑,将目光转向董市镇上唯一一家天猫优品服务站。
实践团队于2017年7月22日下午到达董市镇天猫优品服务站,咨询了店主王龙先生一些关于村淘的问题以及询问了王先生对于平湖村部分村淘合伙人再次离乡打工的看法。通过问答,团队了解到部分村淘合伙人再次外出打工的三个原因:一是经营难;经过两年的努力,村淘的推广整体比较成功,村淘合伙人努力给村民带去“安全感”,让村民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历经千辛万苦才逐步建立起村民对互联网、对村淘的信任,但淘宝上的物品确实有好有坏,买到一次质量差的就会大力冲击村民对村淘的信任。二是做村淘收入太低;特别是今年7月1日开始,佣金减半,村里的淘宝店主大多一个月收入不足千元,完全不够养家糊口。三是做村淘的宗旨有些偏离,从“一心一意为乡亲,服务村民,建设美丽家乡”,村淘合伙人怀揣着造福当地村民的梦想,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出一条带领乡亲过上美好生活的道路,想要帮乡亲们将农产品推销出去从而增加村民的收入。正如阿里巴巴村淘战略“千县万村”项目的初心——“服务农民,创新农业,让农村变得更美好”,阿里巴巴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 阿里巴巴集团将与各地政府深度合作,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通过搭建县村两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但是,实际上,在如平湖村这样淘宝村走的路逐渐转变为只做“下行”而逐步忽略了“上行”。王先生表示,像他们这样一群加盟阿里巴巴想要服务村民的热血青年,殷切希望能得到能让农产品进城的销售培训上的帮助以及如资金、流量方面的支持。而非越来越多的增加网货下乡的“推销”工作。
村淘如何驶回正轨
王先生表示,需要政府的助力,更需要阿里的扶持。政府的诉求就是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希望村淘合伙人努力做上行,身为合伙人,王先生提到上行之路实在艰难,村里做上行的人少之又少,估计全国也不是很多;虽然政府有给予资金、补贴等扶持,但是更希望政府能更多注重打造品牌,引进人才,强化政策引导。阿里巴巴的帮助才是使村淘回归正轨的实质。一是希望阿里加大对村淘服务的投资,服务好才能赢取村民的赞赏;二是希望阿里能对村淘有所扶持,比如技术、资金、流量等;三是希望阿里能给予一些做“上行”的帮扶。
湖大学子走访传统村落 调研彝族文化传承
(通讯员 术竞予 汤陈蓉)随着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流失成为了社会普遍现象,不少民族地区逐渐“汉化”,传统习俗、民族语言和特色服饰渐渐失传。湖北大学商学院赴建水彝族传统文化调研及保护项目团队(以下简称“团队”)以彝族为调研对象。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川、黔、桂四省,本次调研选取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作为调研地。
8月6日,团队赴建水县了解彝族传统文化,帮助其更好的与其他文化更好的进行融合传承下去。同时,让淡忘了彝族传统文化习俗的彝族人民提高意识,重拾已经失去的传统文化,也让各民族开始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本次“三下乡”团队调研一共走访六个传统村落、一处古民居群。深入了解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调研第一天正逢农历六月二十四,团队去往建水县甸尾乡彝族村落,探访那里传统的彝族火把节。火把节又称“东方狂欢节”,来源于神话。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火把节上这天彝族人民都会跳烟盒舞、唱山歌。烟盒舞是彝族的特色舞蹈,来源是彝族人民为了猎取野兽,往往披着兽皮混到兽群中间。后来渐渐把这种模仿野兽的动作发展成为舞蹈,形成了烟盒舞。唱山歌是即兴演唱,山歌就是现时现地将所想说的话用山歌的形式唱出来。
调研第四天,团队来到新寨村。新寨村几乎95%的村民都是彝族,但在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这里几乎在几辈以前就已经遗失了本民族的部分传统习俗。村子里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不会说彝话,更别说附近村落里面的彝族人。老人提到女儿会跳烟盒舞,但是却是自学而非传承。政府部门对村落里彝族传统文化的遗失并没有加以重视,村民们却也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不妥。名风名俗早已没有了民族的味道。连嫁娶也是着婚纱,敬酒的习俗也简化了不少。同样汉化严重的村落还有马家山村。历经2小时颠簸团队走访到大山深处的马家山村。村子里只有20几户村民,基本都是彝族。这里的村民只有少数人家还保留着扎头巾的习俗,其余基本都不再穿戴民族服饰,民族语言更是失传。
在走访中民族文化传承较好的村落是坡头乡和三官寨。三官寨的村民都会用彝语交流,庆祝火把节等传统节日。这里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走访的村民家孩子也有自己的服饰。余初村也保留着比较完好的彝族文化,建筑体现出彝族的特色。村民们都用彝语交流,还能看到很多包着头巾的阿婆。各家各户非常重视彝族的传统节日:龙抬头、火把节等,每到火把节,外出务工的村民相聚回家,村民们会邀请四面八方的朋友一同庆祝。但正是这样传承较好的村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汉化”现象。彝族传统服饰的绣技已流失大半,年轻一代更向往城市生活,不再热衷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年一代也倾向于尊重年轻人的想法。传承的意识普遍下降。
走访中团队误入傣族聚居地勐曼村。勐曼村是由于村落涨水被淹,政府修建现在的新村落,同时补贴部分钱款让几个受灾村落搬迁到此。村落里面可以依稀看见少许衣着传统服饰的奶奶,但大多数人都是普通服装,只有在举行盛大活动的时候才会穿着传统服饰。问及结婚是否还是穿传统服装的时候,村民们很肯定会穿本民族的服装,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对本民族传统的自信。民族传统服饰都是自己手工制作,成本很高,造成大多数少数民族更倾向于穿简易服饰,顺应潮流的同时节省开支。村民们表示政府对这里的少数民族十分好,政策对少数民族有很多优惠。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由于村民集体搬迁至现在的住所,自然条件的限制让他们无法像以前一样举行传统节日。村落里的人大多都不再会说傣族话。由于傣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所以仅仅只是语言就难以传承下去。在教育方面,村里的小孩子到了该上学的年龄都会选择去上学,没有专门单独面向傣族招生的学校,在学校里面也没有教有关傣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民族文化都是各自传承。
走访团队成员们不禁思考,在少数民族汉化越来越严重的今日,我们该怎样将传统民族文化一直保留下去?少数民族人民在新时代背景下应顺应时代潮流,在融合汉族文化的同时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最重要的是要让少数民族人民自己意识到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在这其中,政府需要作出领导作用,给予民族地区帮助,鼓励引导和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行动。希望在各方的帮助下,少数民族文化能够继续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