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团情快讯 >> 正文

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简报第十期

     发布日期:2018-09-01     浏览次数: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采风

乡贤引领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湖北大学学子赴钟祥探寻乡贤文化

(通讯员 赵仕欣)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三农”问题摆在了史无前例的高度。文化兴乡村兴,文化强乡村强。乡贤文化作为中国农村特有的地域性文化形态,包含着乡村治理的经验智慧,影响和激励着当地乡民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追求,打造新乡贤文化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积极意义。7月下旬,湖北大学乡贤文化调研团队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钟祥市为调查对象,以新乡贤文化如何推动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调研。


能人回乡,助力乡村建设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5年前的九里回族乡黄庵村土地贫瘠、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党支部战斗力不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黄庵村村民将村里的能人陈良全请了回来。陈良全一直在外做物流生意,懂管理、人脉广,在村里小有名气,在村支部换届时被乡亲们选为新一届党支部书记。他当选村支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确目标:发展产业。他将村民们闲置的两三百亩农田利用起来,带动一批农户种植白芨,并且自掏腰包拿出60万,支持村里修道路。他说:“农村要想发展,交通是个大问题,只有交通便利了,产业才能发展,经济才能提高”。在他的带动下,黄庵村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乡村交通十分便利,村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提升。该村原有62户贫困户缩减到了32户,人均收入水平与五年前相比翻了一番。

干部下乡,推动民生改善

721日,乡贤文化调研团来到长寿镇朱坡村。该村原来是一个贫穷落后村,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同步小康进程,钟祥市政府将长寿籍负责水生态建设的商万红派遣回村,并任命为村支部书记。在回乡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商书记围绕产业兴村这一战略目标,确立了“大兴林果种植、稻田生态种养”的发展思路,并组建农村合作社。该村林果种植面积从原来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亩,种植生态水稻1000亩,稻田中套养小龙虾。目前,林果硕果累累,生态水稻长势喜人,龙虾丰收在望,吸引全国各地客商陆续来村订货。同时他积极联系村内在外的成功人士,呼吁他们发挥各自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在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商书记也曾遇到不少问题和困难,深刻领会乡村工作存在复杂性和琐碎性。但商万红表示,村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党员干部必须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实事,改善乡亲们生活水平。

科技兴乡,创新生活方式

邵桥是客店镇的乡贤,为改变农村污水处理难题,他与镇上另一个乡贤朱佑明联合起来,协同政府,自主研发了“厌氧发酵+砂石过滤+植物吸收”的家庭污水处理模式,使污水得到净化,并作用于菜地、农田灌溉。目前,村里已建成家庭污水处理系统900余套,超过1100名农户受益,并且该模式已经在全市进行推广。为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在乡贤的带领下,该村打起“四千”口号:千户垃圾分类、千户污水处理、千户庭院小景打造、千户最美农户评比。村里实行定期抽查,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转变了生活观念和卫生习惯,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

产业旺乡,促进经济发展

农民要增收,生活需要美。南庄村树状玫瑰观赏园将两者做到了完美结合。自13年开始,张国荣就回乡开始进行花卉种植,将玫瑰与月季进行杂交,并创新出一条“养殖+观赏”的发展道路。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南庄村劳务服务市场也逐渐形成,当地居民也得到了稳定的工作,并且利用南庄村七颗千年白蜡树独特特色,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挖掘和释放各村资源优势,利用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山水特色和乡村文化,发展农产品采摘,农家乐体验等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项目与旅游路线,让城里人愿意来,让乡下人留得住,实现就业和富民。

美丽乡村,给村民带来财富。57岁的村民李才凤高兴地说:“去年10月,我家建起三层新楼,5间客房,4个月赚了1万元,还把旧房改造出租,一年租金5000元。”

为期六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赴钟祥市九里镇、长寿镇以及客店镇乡村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深入基层,探访民众,与乡贤进行深入交流,倾听乡贤们讲述创业历程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与困境,切身感受到每一位乡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艰辛与不易。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文化振兴需要乡贤引领。新时代,新起点,只有不断的弘扬新乡贤文化,树立社会核心价值观,才能让乡村焕发生机与活力,让乡村更美丽,让村民生活更美好,实现永续发展。


阳光家园多彩课堂 缤纷夏日乐趣多多

(通讯员 陈静)727日,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七色光支教队在远安县河口乡河口村的暑期支教活动已将近过半,志愿者与孩子们的相处更加默契和谐。老师们根据孩子的反映和建议不断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方式,从语文、地理、英语等专业学科知识到趣味科普、拓展课堂,从朗读背诵、抄写做题到画图唱歌、剪裁折纸等,在双向成长中将阳光家园的夏日过得精彩充实。


“班主任”吴文心的课堂涉及面广,从体育课教孩子们简单拳法入门基础武术,到手工课让孩子们发挥创造力自制姓名牌,再到美术课让孩子们画未来的自己,它们实用有趣,很受孩子欢迎;汉语言专业的志愿者刘悦被孩子们戏称“专业的语文老师”,他从声律启蒙到诗词诵读,从经典作品到大众文学,从国粹正统到趣味知识统统信手拈来,每次早读与练字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支教队员方傲寒很有自己的节奏和风格,从趣说联合国、地理到谈法国、教学法语,往往能将枯燥的知识说得十分有趣。

“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时间总是有限,我更希望课堂上教给他们的东西对课后的他们也有意义。”志愿者陈静很喜欢加入一些课后延伸元素,比如梦想启蒙课收集孩子们的梦想制作梦想墙、中国结手工课收集成品创造一棵愿望树、趣味科学课让孩子们做课后小实验、百合花折纸课设计小组插纸花比赛等等。用课后的小拓展承载课上看不见的知识,添加课下共同的快乐回忆,在趣味过程中加深孩子们的合作与归属感,陈静觉得很有趣,也很有意义。

志愿者与孩子们每天要相处约十个小时,在课堂之外,孩子们之间的摩擦与矛盾、身体健康与安全、班级的纪律与秩序等也让志愿老师们格外上心。针对这些问题小老师们不止一次地上课强调,孩子们都非常配合。

这是河口村阳光家园开班的第七个年头,许多孩子已经是阳光家园的“老学员”了。孩子们送了许多自己做的小礼物给志愿老师,纷纷表示对老师的喜爱和对阳光家园的祝福。,当地村委会也对志愿者的工作格外关注和支持。10岁的杨浩然今年是第三次参加阳光家园,他说:“我在阳光家园很开心,吃的饭都比在家多,交到了很多朋友,也真的很喜欢几位不同风格的老师。”


探访恩施民宿:“民宿业”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留山留水留情怀

(通讯员 沈昕 张心怡 朱振宇 王海华)近几年来,民宿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精神内核,它作为一种创新手段,迅速引领乡村发展,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前不久,在恩施州政府出台的《中共恩施州委 恩施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的一号文件中也指出,要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特别强调要拓展一批休闲、体验、民宿、避暑、文创、观赏、运动、探险等新业态。为深刻体会乡村振兴背景下民宿的发展,722日至26日,湖北大学计信学院三下乡赴恩施调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宿经济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项目调查团队(以下简称“团队”)专程前往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利川市以及女儿城等景区,通过实地寻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地了解民宿,分析“民宿热”背后的原因,及其当前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系列政策推进民宿新发展

据悉,恩施州坚持把民宿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着力点,把民宿产业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把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点,把民宿产业作为全域旅游的引爆点。各级党委、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引领、支持、推动民宿产业发展,如《利川市“十村百企万户”乡村民宿旅游暂行扶持办法》和《利川市民宿基本标准》等。

恩施州利川市白鹊山民宿从2015年起对外营业,属于政府重点扶贫工程,是当地的民宿示范点。今年7月份白鹊山公司旗下的各大民宿入住率都达到了80%以上,其中50%以上客人居住时间超过半个月,民宿迎来了入住热季。

团队成员前往该地对其负责人和旅客进行采访。白鹊山民宿区负责人何女士告诉团队成员,近些年,利川市政府积极推进民宿建设,对于开办民宿的家庭有一定程度的资金补贴,并且免费修建房顶、粉刷外墙等,甚至在白鹊山民宿区内,只要是与之合作的民宿,都会统一采购印有“白鹊山民宿”的生活用品。

团队在走访中发现,利川市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沿路可见民宿。其中一家民宿的老板告诉团队成员:“我们这些民宿老板定期还会聚在一起开会,对民宿的经营进行规范化管理。”团队了解到,下半年白鹊山民宿区还会打造更多具有针对性的民宿,以适合更多前来避暑度假的人。

土家特色被“保留” 民宿经营讲情怀

木屋、吊脚楼是当地土家族人民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团队成员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女儿城内,依旧保留着多处此类建筑,其中部分被改造成民宿客栈。据悉,目前恩施女儿城内的民宿已达上百间之多,它们都较为完整地保留和展现了土家族的民风民俗。

在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来到了一家颇为特别的、名为“土家土居”的民宿,并对老板刘先生进行了采访。刘先生热情地阐述了自己较为特别的民宿经营理念——“情怀经营”。他告诉团队成员,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恩施人,对土家族的传统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如今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快,一些传统的东西正在流失,所以他希望能够采取一些措施去尽可能地保留土家族的建筑及相关传统特色。他希望通过民宿的经营去吸引更多有情怀的旅客,而刘先生自家的民宿也是女儿城内现存唯一的“正宗民宿”。其民宿客房内的茶具、花草、壁画、实木桌椅多个细节也较大程度地还原和展现了该民宿的“情怀”和“土家”特色。

“民宿附近的自然环境其实挺好的,被山围绕,山青水秀。” 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开心地说。恩施发展民宿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地理环境优美,而且浓浓的土家文化也可以给游客带来绝佳的体验。团队成员沈昕表示,当地“将具有文化特色的房屋改造成为民宿并进行经营”的做法,或许是未来旅游城市或特色民族风格城市民宿业发展的趋势所在,这种做法对于乡村经济的振兴发展及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播也势必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共同努力打造美丽恩施

团队成员为了更好地了解什么是民宿以及民宿的特点,在走访的几天中,选择实地入住几家不同风格的民宿,并与房东进行交流。民宿房东金女士表示,民宿与普通酒店不同,会给人更多温馨的感觉,当然,他们在保证亲民的同时,也依旧注意卫生和安全问题,例如房间床铺的一天一换、卫生间的清洗、注重厨房的整洁等,以提高客人的满意度。她透露,自己的民宿在旺季入住可达到一个月20-25天。目前,恩施市内的典型民宿有一方居、one day等,而one day甚至发展成了连锁民宿,堪称地方精品民宿的代表。不过,虽然恩施近些年民宿发展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些许问题。

在腾龙洞、恩施大峡谷等景区内,团队成员发放了大量关于民宿现状调查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近些年民宿特别火热,但还是有大部分游客青睐居住正规的酒店,认为酒店相对更加清净和安全,尤其适合带上小孩子一起旅游时居住,民宿这种地方更加适合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的时候选择,因为空间大,方便娱乐。团队成员还发现,在老年人当中,他们心中的民宿都是那种深山里的住宅、山青水秀的小别墅,尤其适合修身养性,度过老年生活。

多数游客在认可恩施环境优美的同时,也指出存在网络不好、容易发生间断性停电停水、从住处到景区交通不便等问题。“我们花了大价钱来到这里,但是在有些方面,住得却不是很满意,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改善这些不足,让这个地方真的成为适合避暑旅游的胜地。”一位来自江苏的老太太向团队成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目前恩施民宿业存在的各类问题,团队成员朱振宇表示,不足之处即是改进之处。对于刚刚兴起的民宿经济,他相信在政府更有力的支持、大家的共同关注以及民宿商家的进一步改善下,民宿这种新兴经济形式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民宿热”的现状促进了乡村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了城市与乡村经济、文化、理念等多方面交融,使得城乡差异日趋缩小,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大幅度地助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团队通过此次走访,深刻了解恩施民宿的现状。如今,恩施政府希望通过民宿业的发展将恩施打造成一个“民宿美、环境优、空气好、百姓富”的地方。团队成员相信,总会有一天,大家可以看到一个这样的美丽恩施!


下一篇: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简报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