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团情快讯 >> 正文

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简报第三期

     发布日期:2018-09-01     浏览次数: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采风

追寻改革开放足迹,聚焦革命老区脱贫

(通讯员 潘婉欣 王志)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改革开放对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湖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追寻改革开放足迹,聚焦革命老区脱贫”社会实践团队于201876日到9日深入湖北省麻城市、红安县两地进行为期4天的革命老区脱贫摘帽现状的调研活动。


麻城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这里诞生了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走出了王树声、陈再道、许世友等 47 位共和国将军,其中乘马岗一镇就出了 26 位将军,被誉为“中国将军第一乡”。红安原名黄安,大革命时期,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红安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 14 万英雄儿女,在册革命烈士就有 22552人,牺牲之重、贡献之大,全国罕见。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将军,红安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参观麻城博物馆,体验孝感乡文化园

76日下午2点,实践成员来到麻城博物馆进行参观,调研之时恰逢建党97周年纪念日,麻城市博物馆正举办以“不忘初心,创新奋进”为主题的图片展,展现在党的领导下麻城人民走过的艰辛岁月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展览分为红色记忆、激情岁月、辉煌成就、 情系老区、时代先锋、走进新时代这六个板块,介绍了麻城市从革命战争时期到现如今在城市建设、财税金融、服务民生等各个方面都做出的显著成就,实践团队成员在仔细浏览了各个板块后对麻城这个革命老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座本来陌生的城市开始变得鲜活生动,在这里成员们重温革命时代的光阴,改革开放以来,麻城市正逐步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下午4点,实践小队来到麻城市孝感乡文化园,孝感乡文化园是麻城乃至全黄冈市唯一的一个“文化魅力旅游景区”景点。成员们在文化园感受到了浓烈的文化氛围,错综复杂的楼阁,古色古香的长廊,正是孝感乡文化园的魅力所在。发展中的孝感乡文化园正以其势不可挡的力量冲锋向前,它将继续发挥其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的力量,为这座古城更好、更快、更稳健地蜕变成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新城而不懈努力。

“三天半枪闹革命,二十六将出乘马”

乘马岗镇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开国将军最多的乡镇,也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乘马岗镇2万多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册烈士5938人,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乡”。

77日早上,实践团队成员到达乘马岗镇。本就不宽阔的路面大半片区域正在施工导致交通不便,这是调研队发现的第一个问题。随后团队成员随机向村民发放关于大别山部分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现状的调查问卷,有村民表示自从精准扶贫政策的全面开展后,自己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据了解,乘马岗镇最出名的农产业是花生和花生油,但近年来花生收益有所下降,导致部分农民的收入不理想。通过访谈,成员们对乘马岗镇关于脱贫致富政策以及实施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午1点左右,团队成员与乘马岗镇王福店社区居委会陶主任进行了交流。陶主任表示目前乘马会馆正在扩建,预计一年后可以完工,这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有积极作用,接着陶主任带领成员们参观抗战时期保存下来的文物。

参观红安县烈士陵园,深入感受七里坪镇发展现状

“小小红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传遍红安大街小巷、至今仍为人熟知的歌谣,传唱着当地群众对革命的热情。

78日,实践小队前往烈士陵园参观。庄严和肃穆笼罩着烈士陵园,无数革命先辈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英勇的战斗,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在阴沉的云群下显得沉重而又气势磅礴。成员们参观各个展馆,重温黄麻起义,对革命先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由衷的敬佩,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团队成员潘婉欣表示展馆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副油画,仿真的铺满枯木乱石的土地与油画完美的衔接在一起,自己仿佛真的置身于其中,透过数不尽的火光,爆炸声似乎就在耳边,战争的残酷历历在目。

当日下午,成员们乘车前往七里坪镇长胜街景区进行参观并展开实地调查。长胜街景区是革命文物一条街,每年前来旅游观光接受教育达数万次之多。成员们通过询问居民的生活情况,了解到这里丰富的红色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发放调查问卷以及与当地居民交流过程中,调研队了解到除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外,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有居民反映政府为了帮扶红色革命地区的旅游事业而打压其他商业发展,旅游发展并不能惠及到大多数居民,同时居民对政府所做出的工作也并没有太多了解。

聚焦精准扶贫政策,走进红安县扶贫攻坚指挥部

79号,实践小队开始了最后一天的调研。成员们首先来到了红安县扶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副科长介绍,红安县于20158月打响了精准扶贫攻坚战,并先后出台了9+1政策、1+6政策、1+7政策、万人帮扶政策、1+12政策、健康扶贫4321政策等一系列扶贫政策,通过工业扶贫、农业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异地搬迁扶贫、医疗救助等举措帮助困难户走出贫困,奔向小康。

在大致了解红安县精准扶贫政策后,实践小队继续在红安县杏花乡进行实地调查。在发放调查问卷以及与当地居民交流过程中,成员们了解到在基层很多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驻村工作干部基本上没有进村帮扶过,受访村农民收入情况也不是很理想,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的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低于3500元,村民们反应的情况和扶贫工作人员所介绍的大相径庭,这说明了国家的惠民政策并没有完全的落实到基层中,农村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还有待提高,革命老区脱贫之路任重道远。

为期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赴大别山革命老区麻城市及红安县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基层,探访民众,与村民进行走访交流,听他们讲述亲身经历、亲耳所闻的故事以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变化。成员们切身感受到自改革开放以来革命老区发生的巨变,认识到改革开放40年间我们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深入了解了大别山悠久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

湖大学子深入江汉平原:探索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通讯员 汪紫薇 陈晓曼)江水汤汤,千里奔腾,润泽万物,沟通经济,引江济汉工程已然使江汉运河成为中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泽被江汉平原。


为全面响应十九大号召,加强对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712日,湖北大学“引江济汉”调研团队赴引江济汉工程沿线以及汉江下游受益区开展了为期六天的调研活动。作为资源环境学院的学生,该团队成员依托学院优势、发挥专业特长,深入江汉平原了解“引江济汉”工程概况以及当地居民的用水现状,探索汉江下游区域用水的供需矛盾。

走访工程管理局,解读“长江反哺汉江”

调研伊始,团队成员走访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荆州分局、沙洋分局以及潜江分局。据悉,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清甜的汉江水一路北上为华北地区“解渴”,与此同时,给湖北的汉江中下游治理带来考验在荆州分局,郭志元站长向团队成员介绍“经过近4年的运营管理,南水北调中线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成效卓著,201420152017年先后三次大规模调水抗旱行动,我们见证了引江济汉工程补水抗旱保丰收的壮举。”过往汉江汇入长江水,而今长江深情济汉江。

考察运河沿岸,探寻“平原第一坝”

随后两天,考察逐渐深入,团队一行人发现沿途分布着生态乡镇、百里水乡景观,给运河两岸带来了别致的水景。该工程实施中,在改善运河两岸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建设了许多配套工程以保证水质。从沙洋分局西荆河管理所所长向耕口中了解到,“我们整个河道大概有三十多个倒虹吸工程,你们看到的这些倒虹吸,使水从路面或河沟下穿过,这样一来,工程便不会阻断原有的水系,平原本身的湖泊河流可畅通无阻。”

号称“平原第一坝”的兴隆水利枢纽船闸货运繁忙。在参观兴隆水利枢纽时,管理局的陈主任说道:“江汉运河通航前,船只绕行,路途遥远。而现在,货船通过兴隆大坝后走运河,更经济便捷,来往通行免费。这也使得67公里的渠道成为货运繁忙的水上高速公路,成为‘北煤南运’的重要能源通道。”

深入运河两岸,聆听农户心声

调研中,团队走进高台村、海湖村、凤井村以及黎平村等工程沿线的十余个村落,采访居住在运河两岸的农民。其中,在与高台村的李大伯交流时,团队成员了解到:整个工程沿线修建了很多惠民桥连接起了因工程导致分离的村庄,帮助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在对凤井村的调研中,赵大娘则向我们反映“以前农田干旱,我们只能自己掏腰包打井,用井水灌溉;而自工程实施以来,我们通过对政府提出申请得以用引江济汉航道工程的水来灌溉农田,大大减轻了经济压力。”

参观仙桃水厂,了解“满负荷运转”实况

16日上午,团队一行人在指导老师王润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仙桃市第三水厂。该水厂供给仙桃150万人的用水,覆盖全市65%以上的自来水源。据水厂肖经理叙说,水厂的水取自汉江,每个水厂根据取水证,由上级行政单位统一分配水量,但是自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来,水厂每年基本上全负荷运转,水增长的目标无法跟上,水资源供给略显紧张。

六天的调研活动很快就结束了,通过对运河水质的检测,对农户的走访,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的状况,引江济汉团队成员对这一工程的实施效益与意义有了新的了解。团队负责人张奇谋说道:“六天的实践不仅提升了团队成员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增强了我们对于水资源保护的意识。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尽管引江济汉工程的实施使下游不再为缺水而担忧,‘吃水不忘长江水’,长期合理适宜的调水规划却也是必不可少的。”下一步,“引江济汉”调研团队将会利用相关数据模型对受益区域的供水进行定量分析与预测。



汉川马口“师徒制”助力楚陶传承

(通讯员 董现晨 周仕伟)盛夏的汉川市窑新村胡圣幼老人家里,湖北大学楚陶调研小队的学生正在仔细听胡老先生介绍马口窑的传承方式,并记着笔记。胡老先生说:“我带的学生不少,但真的坚持把这门手艺传下去的没有一个。只有收个徒弟。”

马口窑传承时间长,历史文化内涵丰富。马口窑自明代隆庆年间烧起,清末民初为最盛,曾多达39座窑,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因各种原因熄窑,绵延数百年,尤以其结实敦厚的质地与丰富的民俗文化著称。马口窑陶器纹饰多采用当时流行语句、文字,反映时代历史民情,具有较好纪实性。

现代师生制,学习程度浅显,没能传承技艺。随着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汉川市马口镇等政府为了不让传统技艺消失,曾在社会上大量招募学员去胡圣幼先生那里学习制陶技艺,短者一两天,只是为了过瘾,长者一两年,仅仅学到皮毛,便半途而废。华中科技大学也曾请胡老先生作为老师去大学校园里教授学生,虽然教了许多学生,但是没有一个能把胡老先生的手艺传下去。这种师生制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把马口窑技艺真正传下去。

传统技艺传承学习,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据胡老先生说,学这门手艺要花很长时间,要很多年不停的学与练,现在用老师教学生的方法时间太短,学生学一学,这门课结束了也就结束了,不像徒弟跟着师傅一学好多年,只学这个,才能真的把这门手艺学会。老师和学生就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要长时间的学非常难。由于缺乏长时间的坚持学习练习,马口窑制陶技艺依然没能传下去。

传统师徒制给学徒更多时间学习并练习技艺;一个师傅一个或几个徒弟,师傅能更好的因材施教。马口窑的烧窑文化古来都是以家族窑厂,家族传承,虽然是一种封闭式的家族传递,但某种程度上也是师承关系:一日为父终身为师。家族式的传承方式能保证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传统手工艺技术本身便是一种熟能生巧的过程,而这种“熟”蕴含的便是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制作,而传统的师承关系则恰恰提供了大量的时间学习技艺,抛开封建的繁文缛节,师父的一生都在教授徒弟,而自己的徒弟也在穷其一生学习师父的技艺,如此传承,才真正把技艺完整的传下来。同时在师徒关系相比现在的师生关系,师傅会有更多时间因材施教,手把手教徒弟,一般徒弟都不会太多。相反师生一般是一对多的关系,做到这一点很难。

胡老先生现在收有一个非正式徒弟,长期教导他学习马口陶制作,胡老说效果确实比当初在学校教学生的效果要好的多,有望把马口陶的手艺传下去。


下一篇: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简报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