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大学落下帷幕,我校11项作品入围国赛决赛,共斩获主体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创我校“挑战杯”国赛历史新高。
“挑战杯”作为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标志性赛事之一,被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本届大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吸引全国2700余所高校、300余万名大学生报名参赛,申报作品超过40万件,参赛规模再创新高。



获奖等次:主体赛一等奖
项目名称: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安全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法律监管与技术协同的多元共治
项目简介:调研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困境,从法律、监管与技术三个方面揭示事故数据难获取、司乘数据被滥用、车外数据易泄密的深层原因,并提出完善立法释法、强化协同监管与研发保障技术的对策,助力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获奖等次:主体赛二等奖
项目名称:印刃而解—大面积钙钛矿薄膜高效低成本绿色制备系统
项目简介:团队设计了大面积钙钛矿薄膜高效低成本绿色制备系统。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形成可自挥发的液态钙钛矿中间相,同时结合自研设备实现双场协同,室温自发一步成膜,薄膜质量显著提升,为高质量、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提供了一条可靠的规模化路径。

获奖等次:主体赛二等奖
项目名称:小茶叶大民生—边销茶产销困局破解及其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路径一基于中西部九省区的实证调研
项目简介:团队历时四年前往9省区28县市进行深度调研,形成全国边销茶产销情况的调研报告,深度分析边销茶产业存在的品质、健康、发展困境,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为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产业范例。

获奖等次:主体赛三等奖
项目名称:基于PfAgo可编程核酸酶的病毒精准分子诊断新策略
项目简介:本研究聚焦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的早期精准诊断需求,基于原核Argonaute蛋白的核酸识别特性,通过整合多酶等温扩增技术(MIRA),开发了具有全基因组靶向能力的MIRA-PAND检测系统,为疫情防控提供新技术路径。

获奖等次:主体赛三等奖
项目名称:中医药老字号在新时代的破圈振兴之道——基于武汉“叶开泰”的实证研究
项目简介:本项目以百年中医药老字号“叶开泰”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在新时代的破圈实践。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其如何通过文化IP塑造、产业链创新及年轻化传播,实现品牌振兴。项目旨在提炼出一套可供行业借鉴的中医药老字号现代化转型路径与发展范式。
我校“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2024年10月启动以来,得到全校师生的高度关注和踊跃参与,校团委共收到来自全校26个学科性学院推荐的169个项目,近2000余名师生参与。经校赛选拔、重点培育、省赛突围、国赛晋级等环节,共推报5个项目参加“挑战杯”国赛主体赛,33个项目参加“揭榜挂帅”“人工智能+”专项赛。

学校高度重视“挑战杯”备赛工作,从校赛、省赛到国赛的各阶段,全程给予参赛团队全方位的支持与指导。校党委书记谢红星、校长刘建平关心关注作品培育和项目团队成长情况,并专题听取备赛工作汇报。国赛出征前,校党委副书记侯勇听取参赛团队展示汇报、指导赛前准备工作,并为即将出征的国赛师生团队加油鼓劲,勉励同学们在国家级擂台上敢与强者竞争、敢向高处攀登,充分展现湖大学子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良好精神风貌,争做“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报国先锋。各项目所在学院和校团委等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精准对接备赛资源,协同校内外专家,组织“挑战杯”竞赛专题培训、经验分享、模拟答辩近三十场次,并组建了大学生科创实践中心,为参赛师生提供坚实服务保障。各参赛团队大力弘扬“日思日睿、笃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和 “自强不息、克难奋进”的习坎精神,自立自强、协同攻关、反复打磨、精益求精,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全力冲击最好成绩。

挑战无止境、奋进正当时。湖大青年将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新目标、奋楫再出发,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自觉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光荣使命,在 “强国兴校”的伟大征程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审稿:陈俊)